· 高达专: 年满18周岁,具有普通高中、中专或师范、技校、职高毕业证书等中等学历教育毕业证书;
· 专升本: 年满20周岁,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证书。
(一)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报考较低学分为 13学分 ,模块设置较低学分为 20学分。
1.统设必修课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英语Ⅱ (1)、英语Ⅱ (2)。
2.选修课 :学位论文指南、英语Ⅲ (1)、英语Ⅲ (2)、学位外语 (汉本)。
(二)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报考较低学分 (含师范方向 )为 14学分 ,文秘方向为 19学分 ,模块设置较低学分为 26学分。
1.统设必修课
(1)汉语言文学 (含师范方向 ):现代汉语专题、古代汉语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2)文秘方向 :言语交际艺术、现代汉语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秘书理论与实务、中国文化概观。
2.选修课
(1)汉语言文学专业 :言语交际、中国文化概观、西方文化概观。
(2)师范方向 :言语交际、中国文化概观、西方文化概观。
(3)文秘方向 :西方文化概观、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外国文学专题。
(三)专业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报考较低学分 (含师范方向 )为 22学分 ,模块设置较低学分为 40学分。
1.统设必修课
(1)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外国文学专题、中文学科论文写作、文论专题。
(2)师范方向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外国文学专题、
教育学、心理学。
(3)文秘方向 :专题写作、信息处理与档案管理、人际沟通。
2.选修课
(1)汉语言文学专业 :美学专题、艺术欣赏 (汉本)、影视批评、比较文学概论、西方文论选读、东方文学名著选讲、中国古代文化讲座、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诸子散文研究、民间文学、语言学概论、汉语修辞学、语法研究、训诂学、现代汉字学。
(2)师范方向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文论专题、教育简史、现代教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比较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师礼仪概论、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语言学概论 (本)、现代汉字学、汉语修辞学、语法研究、东方文学名著选讲、西方文论选读、比较文学概论、艺术欣赏 (汉本)、影视批评。
(3)文秘方向 :秘书资格证书专题、客户服务、协同办公、文档设计、公共礼仪、秘书交际技术、形体训练 (本)、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 ,其中 ,“秘书资格证书专题 ”为证书课程 ,获取证书的条件是修读该课程并通过相关组织的报考。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缴清费用,报名完成毕业手续后,由所报读高校和国家教委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专(本)科毕业证书,本科毕业可申请学士学位,与其它国家承认的大学专(本)毕业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可入社保、评职称、提干、加薪、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制、办留学等。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管理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并委托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学历电子注册审核、 备案的技术性、事务性和网上查询、认证服务工作。2001年以后的学历证书可以在中心注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ynkpw.com)上 查询,此外中心还提供学历证书认证服务,经认证的学历证书可在中心注册的网上查询。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基本学制为4年。允许实行弹性学制,但修业年限不少于3年。学生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规定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知识要求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1.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3.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4.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高的审美品位以及健康的心理和体质;
2.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主动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基本素质。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